市博物馆收藏的已故常熟籍油画家钱延康教授的风景画中,有不少是他写生于家乡的作品,其中一幅《山峰龙树》,我觉得特别亲切。十多年前,笔者初涉油画,曾有幸陪同钱先生故地重游,旅行写生,目睹了他创作此画的全过程。
那是个春意醉人的日子。阳光鲜艳,气温宜人。钱延康先生一副老绅士派头:花白头发纹丝不乱,玳瑁镜片后双目炯炯,刷齐的白胡子下叼只红木大烟斗,挺刮的细条纹衬衫,深红色西装背带配灰毛料裤子,三节头黑皮鞋锃钿亮。他背着油画箱走在山道上显得很“酷”,而我们几个随同其后的“艺青”,也很潇洒。
来到虞山北麓山峰附近,在望得见龙树的一块开阔地带,我们停住。钱先生说这儿很美,要画一幅。他不紧不慢支好画箱,然后在龙树周围转悠,东瞧西望,踱近退远,蹲下立起,不时眯起眼,用手搭个方框举在眼前。好一歇工夫后,终于选定了角度(后来他告诉我取景的过程也是个积聚激情的过程)。他打开画箱(里头干干净净,不像我们的邋里邋遢),然后有条不紊从冷到暖地把油彩挤上调色板,最后在调色板中间挤上一大堆白色。干完这些,他还不急于动手,而是凝望、沉思。抽了几口烟后,才选支小笔蘸上钴蓝色在雪白的油画纸上起轮廓。轮廓画得很严谨很细致,象完整的素描稿(这个过程也较慢,他是在酝酿胸中之竹)。开始大笔上色了,上色的速度很快,冷暖二支笔轮流在手上飞舞跳跃,如同弹琴。画面一下子铺满颜色,在色与色的衔接、交错、重叠、穿插下,一幅厚薄有致,松驰有度,对比醒目,色调明快的风景画魔术般显现了出来。但还没完。钱先生停笔后退几步,看看画面又看看实景,不时抽上两口烟,擦擦画笔,再次拿起小笔在画上调整,增添一些细节,抹去多余累赘。我惊讶于钱先生的调色板,画到这个份上,他调色板上的油彩基本用完,没有浪费。更绝的还在后面,只见钱先生把剩余的颜色归集一处,加点白色,拿油画刮刀调和出一个灰色,再用这灰色在画面上东点点西醮醮——天空树丛山坡草堆路径——因了这灰色更显得生机勃勃。灰色用完了,一块调色板又变得干干净净,钱先生真是个用色的配料大师。我们一行中有人激动地向钱先生讨教,说钱教授,你为什么要在这儿那儿来几下灰色?为什么有了它们画面更好看?钱延康先生不无得意又略显无奈地回答——我觉得要来这么几下子。
直到今天,我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