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气象万千。
元月4日,常熟美术馆举办了《张伊凡捐赠作品展》暨《常熟美术馆藏张伊凡作品集》首发式。在吴文雄馆长写的序里,我们读到“2007年夏,伊凡老表达了要把自己几十年所积存的画作捐给国家的意愿。经过常熟美术馆艺术指导委员会专家的认真筛选,选定了62幅作品入藏常熟美术馆。其中版画40幅、中国画22幅,分段记录了张伊凡老师的艺术创作历程。这些版画的创作年代可分为油印木刻30幅、文革前(1960~1966)作品和水印木刻10幅、文革后(1980~1988)作品。前者记录了伊凡老早年的军旅生活,后者留下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艺术历史之一叶……”
显然,常熟美术馆此番有重点地整批入藏张伊凡先生的早期作品,是基于它们的特殊性。这个“特殊”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们是在“文革”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其次,它们又是反映军队生活的作品;另外,它们还是木刻油印版画画种。这三大特点,使它们与该馆所藏的其它艺术品拉开了距离,获得了特殊的收藏价值,产生了特殊的收藏意义。由此,也让我们看到了常熟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专业机构所展现的严谨的学术眼光和开阔的历史视野。
我认真拜读那些经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东西后发现,张伊凡先生的这批“文革”早期木刻版画,充满着强烈的时代张力,同时又不失独特的个人语汇,确实各自成趣,耐人寻味。比如有旗帜鲜明的宣传海报式的《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有政治热情高涨的《海上上宣传队》、《连队墙报组》;有直接描绘军事训练生活的富有战斗性的《坦克出海》、《杀声震海》、《瞄靶》、《比警报》、《前沿观察所》;还有反映干部战士训练之余的《流动图书组》、《星期六》等业余生活。如果说上述作品表明张伊凡先生曾是个革命的现实主义画家,那么另外一些版画又呈现出了作者身上的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猪倌》、《缝补旧被》、《穿针引线》、《炉火正红》、《补鞋》、《深夜补裤》、《行军中的炊事员》、《我们的连长》等等,这类有关人的吃、穿、睡的基本内容表达,虽在题材的挖掘、图象的刻划、形式的把握方面,仍是军人生涯的真实写照,但与紧张严肃、整齐划一的主流描写相较,别有意味,宁静而温馨,人性、人情出来了。我想,这就是战友之情、兄弟之情的最细微处。要知道,它们是创作于唯“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个特定时代,因而尤其难能可贵。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张伊凡先生的早期版画作品里,缝缝补补的那根细线反复出现,(包括他改革开放初期的《纺织女工》、《苦练》、《绣花边》)我认为,这与作者自青年时代离开老家昆山陈墓(今锦溪)到苏州求学而后参军南下几十年坚守海防,同故乡、亲人的关系总是思念大大多于团聚有关。常言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艺术家一方面用手中的画笔、刻刀来寄托个人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所以当兵在外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的共同心声。或许,若干年后的年轻人看到这类图象会莫名发笑,会怀疑它们的真实性,但只要他们的内心仍然需要牵挂,需要关爱,需要温暖,他们就无法怀疑一个艺术家最朴实的情感表达。
在馆藏的张伊凡先生的这批版画中,最令我感动、最让我喜欢,也是我个人以为艺术性最高的作品是他创作于1966年的《雪夜送亲人》。这幅画,无论是题材的选择,场景的安排,还是黑白关系的处理,木刻刀法的运用,特别是对细节的刻划,都堪称经典。寒冬雪夜,哈气成霜,树干被积雪压得弯下了腰。河水成冰,雪地泥泞,图画中央两个地方女民兵手提马灯伫立于铺满稻草又高又窄的木桥上,她俩目送着拉练开拔的子弟兵渐渐远去。队伍消失之际,一个战士回头挥手,还在大声的呼唤:回去吧,回去吧……这一瞬,作者从军民鱼水之情出发,到达了人物所有情感的彼岸,并且定格成永恒。我要说,常熟美术馆藏此一画,足矣。
2008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