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牛津大学艺术
“1929年厐薰琹从巴黎回到中国,却发现他的艺术几乎没有人接受,连比较有艺术鉴赏力的上海民众都这样。他将自己的作品烧毁,然后到故乡呆了一年,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路。”“在动荡不安的上海,像厐薰琹这样的现代艺术家感到孤立无援。购买艺术品的只有富裕的商人,他们需要的是能满足虚荣心的肖像画和矫揉造作的装饰画。中国沿海城市的中产阶级并不感到有接受西方美术的必要。这些新兴的中产阶级有不少已经拥有收音机和汽车,物质生活已经西方化了,但并没有见到过真正的有着较高艺术水平的西方绘画。中国的博物馆里缺乏西洋美术品收藏,他们便以为中国绘画比西方绘画优越得多。”
苏先生的话说得很客气也很婉转。其实,说白了就是:厐薰琹从西方带回中国的那一套,在当时的上海,既谋不到职业也换不来钞票,如果想赖以为生,只能饿肚皮。厐薰琹陷入了困境。困境中的厐薰琹却不服输,他高举现代艺术大旗,发起组织“决澜社”,频频举办画展,以至于债台高筑。好在厐家底子厚,没有生路的厐少爷就常常回常熟老家啃祖宗骨头,吃厐家老本。这又怎样呢?“决澜社”最终还是散伙,厐薰琹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路数。苏立文写道:“当厐薰琹重新开始创作时,他既没有退回到传统风格,也不打算采用西方现代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此后他的创作——除了那些以唐代舞女为题材具有华丽的古典风格的绘画外,总是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自己,表现出专注、真挚、但又有几分踌躇的态度。”在厐薰琹的传记中,我们发现,也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他开始了商业美术之路。据说,后来在重庆,厐薰琹就靠大量制作唐代舞女图养家糊口,一时间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纷纷上门求购,其中就有这个英国佬——苏立文。
今天,厐薰琹的画在拍卖行和收藏界,一幅就值几十万上百万,那些现代派风格的早期油画更是价格不菲,想想真替当初精明透顶的上海商人惋惜,他们白白放弃了发大财的机会。不过再想想,也不能怨他们,厐薰琹当初的名气一点不大,他也没写保证书说将来一定是大师。再说,生意人忙于做生意,也来不及注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