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我们的空气太沉寂了,平凡与庸俗包围了我们的四周。无数低能者的蠢动,无数浅薄者的叫嚣。我们往古创造的天才到哪里去了?我们往古光荣的历史到哪里去了?我们现在整个的艺术界只是衰颓和病弱。我们再不能安于这样妥协的环境中。我们再不能任其奄奄一息以待毙。让我们起来吧!用了狂飙一般的激情,铁一般的理智,来创造我们色、线、形交错的世界吧!我们承认绘画决不是自然的模仿,也不是死板的形骸的反复,我们要用全生命来赤裸裸地表现我们泼辣的精神。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听听七十年前这些充满火药味,富有战斗性的“决澜社”宣言,庞薰琹那激进的姿态,前卫的色彩,仍能叫那些保守、平庸的画家们害怕。
1932年,26岁的庞薰琹在上海发起组织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吹响了新艺术的号角。他与几个有共同理想的青年艺术家在艰苦的条件下连续举办了四次画展,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但是,他们反叛旧传统、旧形式,倡导表现个性与自由,追求纯造型的世界的基本艺术宗旨,在那个时代太不合时宜了。首先,他们与当时中国面临的救亡图存的大形势严重脱节,其次,当时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没有受教育没有文化的农民,城市里大量的也是贫困的无产者,而商人们和小知识分子只需要庸俗的市民文化、商业美术。相比之下,庞薰琹他们搞的那一套太象牙塔了,即便他们的理想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他们的精神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基本一致。很显然,为艺术而艺术是行不通的。倒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那个时代成为了真正为民众的艺术,成为了宣传革命的有力武器。“决澜社”最终散伙,成员各奔东西,庞薰琹——这位“中国现代艺术之父”最终也不得不带着他的艺术理想跑进了工艺美术领域,现代艺术则成了他的一个梦。正如傅雷先生在《薰琹的梦》一文中说:“人生原是梦。人类在做梦中之梦,一梦完了再做一梦,梦复一梦地永远梦下去……但梦有种种,薰琹的梦却是艺术之梦,精神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