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辛苦寒冬六十霜”的笔耕墨耘,
持云先生温厚笃实,淡泊寡欲,虽逾古稀而壮心不已。他十五岁学画,半个多世纪来鄙弃浮名,潜心艺事,汲汲穷力,用功至勤。他自学山水,开始从清代王原祁入手,继而上探元明,尤其究心以黄公望与王蒙,再追五代,两宋诸家。他数十年来始终浸淫于古人的山水画册堆里,静氟潜心地.大量临摹了唐宋以来以来历代山水画名迹,并对中国绘画史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习。一峯道人精妙入化的法度,黄鹤山樵苍浑华滋的墨气,大涤子超逸奇肆的笔势,残道人生涩朴厚的韵味……古人的笔墨,大大丰富了他的技法。他不存门户之见,取精用宏。五十岁后,他跋涉数千里,饱览峨嵋、黄山、庐山、泰山、武夷、桂林等名山大川,耳目为之一新。由此,他由师古人转向师造化,写真山真水,又能抉微择要,追求崇高深邃的意境。他不囿于南宗山水画派的旧有程序,脱出窠穴,熔铸南北,参多家之长,求艺术中的自我:经过二十多年不懈探索,他冲破传统画的框框,又吸取西方绘画的光感与块面效果,逐步形成了浑厚华滋,朴茂峻爽,苍古高逸,风骨遒劲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点线为王的表现手法。尚气势,重整体,造型严谨概括,用笔果断爽利,设色清超绝俗,气格高古虚静。他善用浓墨,泼墨,间用焦墨,渍墨,枯湿浓淡均见笔力。直如老将用兵,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由是而构成画面巨大的力度感和特有的韵律美。
我二十多年来时时观赏持云先生妙品,总为其气势雄阔,浑朴天成,平中寓奇,简洁明豁之特色深深折服。今天,广大读者从《钱持云书画集》中,可以纵览先生数十年来艺海求道的轨迹,从而了悉他显著的艺术特色。
气势雄阔。持云先生笔下层崖陡壑,伟峻沈厚,纵横捭阖,气象万千。观《五老峯》、《梅雪争春》、《奔腾》等画,气势夺人,壮我魂魄。一川如练的飞瀑,碧洒于万仞之下,水石击溅,崩云堆雪,作者以破笔散点法画水石,又衬以下端浓墨重点的劲松,构成动中寓静神理俱佳的妙品。
浑朴天成。泼墨,是持云先生近十年精心探索之法。《春山伴侣图》.《王摩诘诗意》等已将王蒙之苍,米芾之滋,石溪之浑,石涛之辣揉合一统。“元气淋漓幛犹湿”,水墨块上干湿浓淡的渗合变化,厚而卜腻,淡而不薄,繁不蹈实,简不泛虚。阔笔豪纵而不失其形,着力渲染却不伤其意。墨块与点线,色彩相映.明快调节气氛。计白守黑,仪态多方,强烈的运动感,节奏感使作品富有余韵。
平中寓奇。持云先生倾心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选择了“白贲”之美。极饰反素,归于平淡,逸笔草草,不工而工。极平常的小景,经他妙笔,奇趣横生。正奇巧拙,配合得了无痕迹。平中见不平,奇中寓不奇,力趋平淡,实非平淡,足见是大家气度。如《雨后》等作品布局别致,格调清新.氤氲缥渺,云水翻腾。通过云与水的独特处理,把枯湿浓淡,轻重徐疾的运墨运笔随意挥洒,一气呵成使人奇思壮采。纷至沓来。
简洁明豁。 《清江放棹图》长卷是这一特点的代表作。持云先生深谙庄子.虚实生白”,老子“有无相生’的深邃哲理“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补空”手法别构一种灵奇。以心造境.以手运心。法务实而情务虚。他苦心所用,正在无笔处构成飘渺蒙眬的神化妙境。长卷整幅删繁成简,笔精墨减,却减而不陋,神完气足,以少胜多,以一当十,虚灵中见动荡,神明里透幽深,劲力内含,英华外溢,风神驭荦,自立体貌。
持云先生之书法长期为画名所掩。尤其是草书,和他的画一样,天真无邪,冲和淡丽,古人云“大玉不雕”美在其质,美在不饰。“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孟也”。他的诗,修养也很高,力排柔麻纤弱而求健拔朴实,白画自题,倍觉精湛。
“万点恶墨写山水,不象石涛不象颠,
笔墨原来自怡悦,岂愁堕在野弧禅。”
这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