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杰出的著名书法家:杨沂孙【清代】
清代书法家杨沂孙,1813年生,1881年逝世,江苏常熟人。字子舆、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官安徽凤阳知府。父死后辞官返里,从此不再任职。少时从李兆洛学诸子,精于管庄。擅书法,尤爱“篆籀之学”,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久而有独到之处,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辞官回常熟后,篆书名重一时,兼工篆刻。有《管子今编》、《庄子近读》、《观濠居士集》、《文学说解问譌》、《在昔篇》等。
杨沂孙书名虽高,但其身后的生平资料却很少。《清史稿·邓石如传》后附有百多字的简传,后采研究评介杨沂孙者多依此。兹引录全文:“杨沂孙,字泳春,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父忧归,遂不出,自号濠叟。少学于李兆洛,治周秦诸子,耽书法,尤致力于篆籀。著《文字解说问伪》,欲补苴段玉裁、王筠所未备。又考上古史籀、李斯,折衷于许慎,作《在昔篇》。篆隶宗石如而多自得。尝曰:吾书篆籀颉颃邓氏,得意处或过之,分隶则不能及也。光绪七年卒,年六十九”。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以此上推生年为嘉庆十七年(即公元1812年)。此外,据一些散见的信札、诗稿等材料,还可以稍作一点补充:在一封致好友元徵,请其为父亲撰写墓志铭的信中,杨沂孙谈到了他的父亲“著有《凤麓萆堂诗稿》,抒写性灵,于放翁为近。书法融化欧、赵为一。尤精小揩,至老不衰”。又谓“其遭世变,所论时事及立身制行之宜,不涉高远奇异,必归于和平中正”。从中可以了解杨沂孙少年时家庭的氛围和秉性传承。沂孙“父忧归,遂不出”,辞官而专于学术与书艺,也与父亲的秉性相近。
杨沂孙早年求学于常州,师从著名学者李兆洛。
李曾做过一任知县,辞官后主持江阴暨阳书院几二十年。学问涉猎很广,长于训诂考据,铸造过天文仪器,著作中还有地理方面的书籍。他“论学不分汉宋,以心得为主,归于致用”。魏源称其为“近代通儒”。杨沂孙从李所学,主要在于诸子和小学。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杨沂孙中举后,任安徽凤阳知府,后以丁父忧去官。曾经营农商,家业大约因太平天国战乱而中落。此后便经常往来于家乡江苏常熟和安徽皖城(今潜山县)之间,以笔墨自给。常熟的赵宗德(价人)、赵宗建(次侯)兄弟,在城北有一处园林“半亩园”,环境十分幽美。园中有一座旧山楼,收藏古籍、书画、碑帖数万卷,是常熟文化名流经常聚会之地。杨沂孙、泗孙兄弟与赵氏兄弟交厚,是“半亩园”的常客。赏花饮酒之余,自然有诗作。此外,常在半亩园聚会,亦与杨氏兄弟过往密切的,如秀水(今嘉兴)的杨象济、金匮(无锡)的华翼伦,常熟本地则有庞钟璐(庞薰琹的曾祖父)、吴鸿纶等。画家杨象济,字利叔,号啸溪,是杨沂孙同治元年在上海结识的旧友。书画俱古雅,尤长于画佛像。更奇的是好龟成癖,请杨沂孙书其居曰“龟巢”,自号“老龟”。华翼纶,字赞卿,号篷秋。精鉴别,富收藏,山水画师法王原祁,著有《画说》。庞钟璐后来则仕途显达,官做到工部、刑部尚书。同治十一年八月,时在京任太仆寺卿的内阁学士翁同和,以丁母忧回家乡常熟守制。赵次侯在“半亩园”安排了一次颇具规模的雅集,邀请了常熟的许多名流。沂孙、沂泗兄弟亦予座。席间鉴赏金石碑帖,畅论书画之艺,杨沂孙与翁同和也相互交换了关于汉唐碑刻的看法。
大约六十岁以后的数年,杨沂孙主要在皖城,以卖字为生计。此时书名已著,生活并不成问题,但却也并不愿以书迎合世好,邀宠谋利。身在异乡,一种落寞之感,心情也并不愉快。对终日卖字,如书吏般的生活,常常感到十分厌倦。每起思乡之念。家乡的朋友也希望他回去,但一者皖城已经有了一些赖以生存的基础,另外,家乡似乎也有一些家事上的烦恼,因而犹豫,最终采取了任其自然的态度:“缘至自当归,迟速任如如”。
杨沂孙青年时代即爱好篆书。在常州读书时还结识了好几位“毗陵前辈”。如经学家、亦是“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字皋文),惠言的弟弟张琦,长于书印的吴育(字山子)等。这几位都是乾隆时著名篆书家邓石如的热心推崇者。杨沂孙的老师李兆洛(字申耆),更与邓氏父子交往密切。张惠言曾从邓石如学篆,吴育则与邓的弟子包世臣为至交。所以,耳濡目染之间,杨沂孙早已对邓心存景仰。他有一篇《跋邓山民楹帖》,充分表达了对邓石如的推崇和心折。不但对其书法予以极高的评价,而且从这一篇短文中,可以窥见杨沂孙学篆书也是自邓入手,进而形成自己的书风:“余年二十知好山民书,盖于毗陵先辈习闻诸论,又私喜习篆,故知之独早。其时吾苏无人称之者。道光丙午,山民子守之来虞,益得见其墨迹而识篆隶门径。及官新安,得山民书近八十幅,四体俱备,庚申八月之变尽失之矣。”“余初知山民,以吾邑翁竹君,后益服膺。恒思多聚山民各体书。及官新安而果如夙愿。然不久而尽失之,意常忽忽,以为大憾。私论山民书当为本朝第一,唯刘文清可颉颃。而篆隶两体刘皆无之,又在布衣,故为独绝也。”
【李兆洛】清代文学家学者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江苏常州阳湖人。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任安徽凤台知县)七年。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二十年。李兆洛专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志韵编合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等。为文主张骈、散混合,取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他所作文章,大体上能贯彻自己的主张,如《举业筌蹄序》、《墨卷望气序》、《骈体文钞序》、《皇朝文典序》等,骈散兼济,事理交融。《精法楼祀
【赵宗建】赵宗建,字次侯,咸丰时官至太
【庞钟璐】(1822—1876)字蕴山,号宝生,乳名文龙,庞薰琹的曾祖父。生于常熟,在常熟城里读书生活,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殿试卷进呈御览时,排为第八。皇帝看过后,改排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大考列入一等,升庶子,后又提升为侍讲学士,署理国子监祭酒,转侍读学士,升光禄寺卿,迁官内阁学士。官历内阁学士,礼、工、吏、户、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父丧,归常熟城里守孝。咸丰十年,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设局劝捐,集勇办团,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数十次。农历七月,太平军攻塘桥,克常熟,庞钟璐被迫退至上海募勇千人,在新泾、大场、华漕等地袭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接应李鸿章至上海镇压太平军后,遵旨回京供职,先后署工部侍郎,补礼部侍郎,典湖南乡试,督顺天学政,调户部侍郎,署兵部侍郎,调吏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同治十年升刑部尚书,殿试读卷,武主考。请准失守地方官以罚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皆得准行。同治六年(1867)疏陈荒政十事,督办京师五城团防。对国事有很多建议,但奏稿留存很少。他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深为众人所推崇。著有《文庙祀典考》和《读均轩诗赋稿》等。光绪二年二年(1876年)农历闰五月初六日卒于常熟城里,谥文恪。
庞钟璐作为一品大臣,公务繁忙,但他勤学不辍,并将俸禄悉数购书,藏宋元善本较多。他藏书的特点就是用红绿线装订古籍,以此来区别图书的种类。藏书室名有“铜鼓轩”“读韵轩”“琴韵斋”等。今常熟城区南泾堂24号(现做其曾孙庞薰琹(qin)故居第二进西厢即为“铜鼓轩”藏书室。《庞薰年年谱》有庞薰琹24岁(1930年)时“于家中铜鼓轩与温肇桐等人叙”的记载和庞薰琹的笔名“鼓轩”,证明庞氏后裔至庞薰琹仍用“铜鼓轩”作藏书室。
【翁同和】翁同龢(1830-1904年)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晚清政治人物、书法家。是同治帝跟光绪帝的两代帝师。翁同龢家族显赫。父亲翁心存,字二铭,号邃重,道光进士,咸丰、同治两朝大学士,早年任上书房总师傅,是咸丰帝、恭亲王奕欣、惠郡王绵愉的师傅,晚年入值弘德殿,授读同治帝。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遭李鸿章弹劾问斩;遂成同龢与李芥蒂所以。翁同龢幼年时的国学教育系由其母亲与姐姐教导完成。翁同龢的妻子为汤夫人,妾陆氏。咸丰六年(1856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是同治帝跟光绪帝的两代帝师。官至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然而在朝政上,翁立场偏向守旧,在户部时期以节流为主要的方向。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是翁同龢发现诸多疑窦,慈禧太后下令重审此案,其中涉及“两湖派”与“江浙派”的权力斗争。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中,支持刘永福;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极力主战;又因曾国藩及李鸿章曾经检举其兄,因而终身与李鸿章有私怨,处处刁难北洋水师。当时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安徽合肥的李鸿章,下联“常熟”即江苏常熟的翁同龢。促进维新变法,推荐康有为,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
一、《杨沂孙:题半亩山房雅集》
杂花塞径树压墙,紫芝如盖充山房;林泉之乐殊未已,功业在天竟可忘。病叟支离已卬岁,连饮君酒以复阳;庐人尚知缁衣好,烈士总恕褐博狂。
庞公每矜饮能默,独饮孤默亦寻常;试看茆亭薄醉后,所争在大倾衷肠。天真遇酒幸一发,喜怒任意无隐藏;嗟彼默默不饮者,知白守黑徒刮囊。
中秋无月且赏雨,君家新宅开轩昂;蔬果杂陈儿女列,文采岂第聚一堂。深深拜月月犹隐,绵绵话雨雨未央;阴晴圆缺等闲耳,我将独酌罗壶觞。
八月十四,次侯招饮,山斋人水,欢醉而散,十五日雨,无月。草诗一首。价人、次公两兄 足下粲正。沂孙草。
【舜梁曰:同治十一年(1872)八月,时在京任太仆寺卿的内阁学士翁同和,以其母亡故之由回家乡常熟守制。常熟文人赵次侯(赵宗建)在“半亩园”安排了一次颇具规模的雅集,邀请了常熟的许多名流。杨沂孙、杨沂泗兄弟亦在座。席间鉴赏金石碑帖,畅论书画之艺,杨沂孙与翁同和也相互交换了关于汉唐碑刻的看法。“价人”、“次公”,即赵宗德、赵宗建兄弟俩。从本贴看,杨沂孙饱读诗书,才思敏捷,以“半亩山房”起首,以在场文人雅士故事入诗,以中秋无月、赏雨独酌结束。他的每遇大事小事,必然作诗法书的文风,犹如当今文人雅士,在网络看新闻、看图片、看视频,必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一样。】
《杨沂孙:题潘髯翁画墨卉》
题潘髯翁画墨卉用坡公墨花韵
己卯
花有无穷色,偏如墨者难;坡公诗可考,尹白花开端。浓淡疑留影,纷披歟苟完;神来唯指喻,意足任形残。纵笔能飞白,羞颜不渥丹;知余常守黑,俾得静中看。
【舜梁曰:潘髯翁画了水墨花卉,这在现在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小事一桩,但是,杨沂孙就又开始说道了,作诗时用的是苏东坡写墨花的韵。类似的事情多的去了。据常熟市《徐市镇志》载:对《九老图》,翁同和、杨沂孙都有题款题诗。另据常熟市《浒浦镇志》载:“继善堂 原在碧溪西周市,后迁来浒浦。系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山里人孔宪模等募建。匾额‘继善堂’,为邑书法家杨沂孙手笔。右侧建有思补轩,极为精美。额‘思补轩’为常熟翁同和亲笔所书,其原稿由后裔孔祥熊收藏,于60年代后期怕为此受牵连而毁之于火,原址在今河东衔24号。”翁同和在碧溪镇上“思补轩”题写了匾额,凑巧的是,杨沂孙在“思补轩”旁边的“继善堂”也题写了匾额。呵呵,这可好比:一是,现目今网络上流行的“留言”和“评论”啊!二是,现目今街道上流行的“文人题匾热”?哈哈哈————!】
《杨沂孙:谢徐公送蕹菜》
野客能搜野蔌贻,青葱一束寄相思;人呼蕹菜缘音误,独著空心赋质奇。徐孺生刍新雨后,围公斗酒半酣时;为羹雅近蓴丝滑,风味休教肉辰知。
四月十八,在次公山庄,话雨酌酒,适徐子晋自吴门寄蕹菜至,羹之绝美,诗以谢之。沂孙未定草。
【舜梁曰:杨沂孙的每逢大事小事吟诗题书之文风,在此是更加明显了。徐公不能从苏州到常熟来赴赵次侯设的宴席,请人随身带了一把蕹菜赴宴,这在现在看来,是最平常不过的小事一桩。但是,杨沂孙就有说道了。呵呵,像不像现在网络流行的“留言”和“评论”?(蓴,即莼)】
翁同和给杨沂孙的《还书帖》
“杨二老爷,顿首,拜登三陶文集,珍重,珍重,前后汉书适已购得,奉缴不次,三通重烦携致,感谢,翁同龢。”
【舜梁曰:杨沂孙少年时师从李兆洛学诸子,精于《管子》、《庄子》。擅书法,尤爱“篆籀之学”,初学邓石如,后吸取金文、石鼓文、汉碑篆书等书体笔法,久而久之有独到之处,为清代有突出成就的书法家。杨辞官返里后,篆书名重一时,兼工篆刻。有《管子今编》、《庄子近读》、《观濠居士集》、《文学说解问譌》、《在昔篇》等。
同治十一年(1872年)八月,时在京任太仆寺卿的内阁学士翁同和,以母亲逝世回家乡常熟守制。赵次侯在“半亩园”安排了一次颇具规模的雅集,邀请了常熟的许多名流。沂孙、沂泗兄弟亦予座。席间鉴赏金石碑帖,畅论书画之艺,杨沂孙与翁同和也相互交换了关于汉唐碑刻的看法。
今天,虽然无从考证,因为没有笔录资料记录他们看法如何,但是,从本手稿可以看到,他们的交流不断。
《三陶文集》为杨沂孙编纂,以纪念与杨家关系密切的三位陶氏闻人——陶元淳、陶贞一、陶元靖。该书由杨沂孙长子同福于贵池县署中所刊,成书于光绪七年,杨沂孙作序。杨沂孙通过侄子杨崇伊之手,将《三陶文集》送给翁同和。这是翁同和给杨崇伊的二位伯父的信件,并且把之前杨沂孙借给翁同和的《前后汉书》奉还。“杨二老爷,顿首,拜登三陶文集,珍重,珍重,前后汉书适已购得,奉缴不次,三通重烦携致,感谢,翁同龢。”
另外,李鸿章同杨崇伊是姻亲关系,这段历史在书摊上可以找到。杨崇伊的伯父杨泗孙,同李鸿藻是絷友,杨泗孙的子女小,带杨崇伊出仕。当时居住在北京铁匠胡同。所以说,杨崇伊的教育并非来自其父杨汝孙,而是他的二位伯父,一位是杨泗孙,另一位是清末的书法大家杨沂孙。】
【舜梁又曰:杨沂孙的书法,就像现如今的“电脑的键盘”加上“打字的指法”,遇到什么写什么,才思敏捷。由此我想到了“家”与“匠”的本质区别:在于重法还是重技。
比如画画:
有的人一辈子画竹子,竹子技法烂熟于心,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但是在他的画上,除却“胸有成竹”四个字,还有就是“高风亮节”四个字。
有的人偶尔画画竹子,一枝一叶一首诗,变化无穷,耐人寻味。
曾经记得有一副画,画的是一个盲人手上拿一根竹子。旁边有这样一首诗:“莫笑吾无目,但凭这只竹,人间黑暗地,有目岂吾如”。
噢,这是已故的大画家蒋兆和大师的画,这张画,既有讽刺,又有寄托。既表述了他一些痛苦、一种郁闷,又寄托他的一丝惆怅、一种愤懑。
在这张画里,盲人走路,就靠这枝竹子杵着走路。
画完了,没有事了?不!没完!他意味深长地题了旁边的一首诗,你不要笑我没有眼睛,人间这个地方是那么的黑暗,有眼睛看得见的你们哪能比得上我呢?因为我还有一根竹子在带着我走路。这个里头的双关,一个是盲人出来用杆竹子,那么另外一个意思,说明了画家所追求的那杆竹子,所带他走的那条路——竹子走的路是一条高尚的路,即使是纹路,都是很直很直的,有骨气,而且有节,是虚心抱竹坚,这样的一条路,你看见了吗?。蒋兆和先生画画的好,诗也写得好。这就是“家”,而不是“匠”,是吧?】
赵宗建,(1824~1900)清末藏书家。字次侯,一字次公。江苏常熟人。自称为宋代宗亲之后,少孤好学,文采斐然,然而数试未中。以太常博士就试于京兆,独居野寺,不与人来往。后又带兵围剿太平天国农民军,赐以孔雀翎,发两江总督曾国藩处,不赴。喜延宾客,居于北山之麓,作园林,建藏书楼名“旧山楼”。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江南多有书画、典籍散佚,他广购博收,如汪阆源家旧藏,又至苏、常两地采集,所以他的藏书日益繁富。编撰有《旧山楼书目》2册,著录漫无次序。有大量稀有版本,如司马温国公写《资治通鉴》草稿、朱子写《大学章句》草稿、徐霞客的手书游记底稿、钱曾手写的藏书目录、钱谦益日记、信稿、红豆山庄杂记、手笔以及大量的宋元珍籍、名人日记、信札等等。他作有《旧山楼藏书记》。张瑛、邵渊耀均作有《旧山楼记》。卒后,藏书多归于盛宣怀、莫有芝、丁丙丁乙兄弟等人。
杨沂孙(1812或181——1881),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钟鼎、石鼓、篆杨沂孙、隶与邓石如颉颃。气魄不及,而丰神过之。偶刻印,亦彬雅迈伦。
杨沂孙(1812或181——1881),清代书法家。字子舆,一作子与,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举人,官至凤阳知府。工钟鼎、石鼓、篆
杨沂孙
、隶与邓石如颉颃。气魄不及,而丰神过之。偶刻印,亦彬雅迈伦。著印印。卒年七十。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自唐李阳冰之后,无能有继承者,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行书较罕见,但也写得很好。邓石如、杨沂孙以其独特风格的篆书方法,令人一新耳目,使这种已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字以其独特的美感,在书法艺术园地中重放光彩,其功不可泯。马宗霍《霋岳楼笔谈》评其篆书:“濠叟篆书,功力甚勤,规矩并备,所乏者韵耳。”传世书迹较多。《赠少卿尊兄七言联》,纸本墨迹,行书。七言联1则。凡上联下联正文14字,款10字,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此行书联,以颜、柳之楷为体,又取各家之长,使圆浑之劲,用藏锋之功,寓巧于拙,借古于今,创造出自家的风格。由于他书法的功力深厚,字迹笔划劲利,布局法度谨严,且有疏朗开阔、遒婉俊逸的华采。这是杨氏此作的主要特点。此联中的小字落款,也十分得体,笔势流畅、洒脱,字的大小与整幅字配合得很是协调,给整个作品增添了活跃的气氛
庞钟璐(1822[1]—1876)字蕴山,号宝生,乳名文龙,塘桥镇人(塘桥镇原属常熟,现属张家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殿试卷进呈御览时,排为第八。皇帝看过后,改排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大考列入一等,升庶子,后又提升为侍讲学士,署理国子监祭酒,转侍读学士,升光禄寺卿,迁官内阁学士。官历内阁学士,礼、工、吏、户、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父丧,归里守孝。咸丰十年,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设局劝捐,集勇办团,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数十次。农历七月,太平军攻塘桥,克常熟,庞钟璐被迫退至上海。他募勇千人,在新泾、大场、华漕等地袭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接应李鸿章至上海镇压太平军后,遵旨回京供职,先后署工部侍郎,补礼部侍郎,典湖南乡试,督顺天学政,调户部侍郎,署兵部侍郎,调吏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升刑部尚书。请准失守地方官以罚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皆得准行。同治六年(1867)疏陈荒政十事,督办京师五城团防。对国事有很多建议,但奏稿留存很少。他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深为众人所推崇。著有《文庙祀典考》和《读均轩诗赋稿》等。光绪二年二年(1876年)农历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