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美术
常熟市美术家协会
国画 油画、版画、水彩 书法 篆刻 设计平面 工艺美术
美协组织 美协展览 其他
艺术团体 艺术机构 艺术工作室
首页 新闻快递 当代作品 国画 油画、版画、水彩 书法、篆刻 摄像摄影 设计平面 工艺美术 历届展览 美术馆 博物馆 其他 社团机构 艺术团体 艺术机构 艺术工作室 民间收藏 艺术家访谈 历代名人 联系我们
艺壇轶事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艺壇轶事
鱼儿游啊游——访俞刚的艺术人生
编辑:Admin ┊ 来源:叶子 ┊ 查看次数:5/6933 ┊ 字体:T  T  T

 

“鱼儿游啊游,游到东来游到西”这个是老师给我建议的题目,他说,这个贴切他的生活,平凡的小鱼,却走南闯北,奔波生计,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认识老师已经好多年了,他承接我们一百的广告喷绘业务,我们《新一百》杂志创办,他成了杂志的顾问。有这样一位懂艺术的,眼光独到的人做我们的顾问,我们象吃了定心丸,杂志办起来也顺利多了。

老师是个认真的人,得知我们要写一篇关于他的访谈,就预先写好了十几张纸。我倒不好意思起来。沉甸甸的回忆,少年时的磨难,青年时的踌躇满志,中年的郁郁沉寂,酸甜苦辣,一个接一个的巨浪涌来,或许回忆并不是件好事,人不该活得那么惊醒。

和俞老师的采访进行的很顺利,他多年做老师的阅历,养成了说话的习惯,一旦引出话题,便可滔滔不绝了,而我要做的,是聆听。

和所有老三届的人一样,六九年的初春,年仅十六岁的俞刚,被分配到常熟何市公社插队落户。初到生产队,大家出工后落下空荡荡的村子,一声声咩咩的羊叫听得都令人凄然,那是一个少年对茫然前途的恐惧。插队的日子是漫长而艰苦的,何市是稻棉兼作区,一年四季几乎没有空闲,挑担、锄地、莳秧、开沟。夏天晒脱一层皮,冬天站在冰冷的水沟中,手脚失去了知觉。吃难以下咽的麦粞饭,摇船三次掉下水大难不死,小指卷入拖拉机带轮连指甲带肉生生拨去,吊着绷带还要烧饭干活,这些都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承受的了。老师并不怀念插队的日子,那是他极力要挣脱的,那是时代逼迫的烙印。

俞:“插队的第四年,我深深感到了前途的渺茫,想找一条出路离开农村,希望有朝一日能上大学,于是开始自学绘画。”

当时的知青都在寻求田间劳作以外的出路,一些人开始临画工艺品国画,这是一条既赚钱又省力的捷径。而俞刚选择了从素描学起,凭着一份倔强,一份标新立异,相信自己的接受能力。一切利用劳动后的空余时间,没有老师教,靠新华书店买的几本速写技法书和工农兵人物头像开始临摹,练习画一些猪、鸡、狗等小动物的速写。上海的表姐带给他一个美术展览上买的画夹,这在当时绝对是稀罕物。他就这样一直坚持画着,虽然当时他画的并不好。县里文化所的郑书道老师来乡下办公,有人帮俞刚引荐了,老师鼓励他坚持下去,认为在那个年代,那种条件下,有这种学法和想法很不容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七四年的春天,幸运的仙女棒点到了俞刚的头上。他在何市参加了很基础的文化考试,又在县三中进行了美术专业的加试。九月份,俞刚被录取在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的美术专业,那是江苏省轻工厅的直属中专,当时全省中专美术仅此一家,他终于如愿进入了学校的殿堂。

俞:“当时的国内,仿佛吹刮着凶狂的台风,我躲进了台风中心的台风眼,相对安静的小区域。”

宜兴陶瓷工业学校是陶艺家张志安老师一手创办的,他是鲁美的毕业生,景德镇陶瓷学院基础教研组长,支援江苏办学来到了宜兴。学校里的同学来自全省各地,有不少插队知青,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渴望学习,老师也都是刚从“五七”干校及牛棚里放出来的,他们都有很高的水平,渊博的知识,凭着未泯的良知,被关了多年的积压的能量一下释放出来,非常的敬业。师生之间没有任何隔阂,老师们拼命想将他们多年的积淀使劲灌输给学生,课间总在教师辅导,课后邀请学生到家玩,讲的看的,也全都是学艺上的事。张志安老师带学生写生,背着铺盖,翻山越岭,在江浙皖交界处的永康山区,人烟稀少,茫茫竹海。白天爬山,走路,画画,晚上轮流做模特继续画画,睡地铺,在宜兴茗岭的大队小会堂里躺着,晚上能听到野外孤狼的哀号。写生是收集素材,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及表现能力,多年的写生稿都能论斤称了。

陶校的学习严格而刻苦。俞刚曾得南京艺术学院的冯继亲老师素描亲授一个月,每天中午、傍晚都有近一个小时的一对一的单教,画的是枯燥的几何体,老师是典型的学院派大师,要求极其严格,只许画线条,不准上明暗,要求反复观测绘画的图形与对象极微小的差异,常常一根铅笔线条的进出,也必须能看准,用线条表现表现物体的重量感、空间感,这样严格的训练,为俞刚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扎实的功底。

在省陶校读了两年的书,俞刚被安排毕业留校,当时留校的有四人,都是被校方认为是素质很好的,但还需继续深造的。于是学校给了俞刚又一个学习机会,去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当时的中工云集着国内绘画、陶瓷设计的顶级教授。吴冠中、白雪石、历史博物馆的范曾等大师,如今能听他们一次讲座都是不得了的事情,而在当时,中工的学生和他们天天在一起,一起画画,一起外出写生,一起食堂吃饭,去故宫历史博物馆临摹橱窗里的古代陶瓷器皿,那些老师都是可亲可近的长辈,一点架子都没。白雪石先生是陶瓷美术系的国画老师,三个月的时间,他与中央美院的田世光老师教学花鸟画,山水画,带学生去北京郊区的中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进行花卉写生,又在中山公园、颐和园、北海等地进行国画风景写生。白天,大家在一起绘画、写生,晚上,在京郊的土炕上,先生坐在大通铺上,拿着每个人画一一作点评、分析。先生盘腿在炕上,和颜悦色,象一尊佛。他很喜欢俞刚的写生,在传统笔墨运用上又一直耐心进行辅导。

俞刚学的是陶瓷美术,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美术系是国内顶级的学府,在那里他又深造了陶瓷造型设计及装饰设计理论与设计。一九七八年的春天,俞刚带着设计图纸在山东淄博博山陶瓷厂进行毕业设计,做了一套完整的十五头咖啡具,因为造型设计独特,一套至今还留在系里陈列着。

俞:“做学生的四年时间,我全身心投入,绝不分心,象头牛一样在拼命吃草。在日后的岁月里,一点点吐出,细细咀嚼,就象反刍一般。”

一九七八年,俞刚在中工学习两年后,系里老师建议他转系继续学习,将来有机会留在北京,但宜兴陶校培养了他,那里有许多工作在等着他。俞刚回到宜兴,真正开始了教师生涯。

文革后招进来的中专生水平相当的高,有的进校前都出版过连环画了,年龄也和俞刚相差无几,老师都要靠真本事服人。每次上课,俞刚都要认真备课,把自己作品整理出来一部分,装上镜框供学生做参考,上素描课,都是摆着画板和学生一起画的。老师扎实的功底,轻松随意的上课氛围,是很受学生喜欢的,师生间的关系处的相当融洽,生活上的一些都会有同学来帮忙料理,外出实习遇到蛮横的人,男同学都把俞老师护在中间,大有守护老大的架势。

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外出写生,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名川大山。在水乡同里潜心一个月,用画笔和线条在淳朴的摇橹声中刻画民风;在人文气息厚重的泰山之巅,用苍劲的笔墨表现历代留下的精华。不停的在外奔波,老师不仅练就了结实的骨骼,晒成黝黑的皮肤,而且在内心,不断积淀的阅历,使自己感到充实。他觉得自己就是一条小鱼,自由地游到东来游到西,不停歇。

俞:“其实我是适合当老师,和单纯的年轻人在一起,令我非常愉快,生活简单而充实。”

做老师是辛苦的,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要操心。辛苦也赢得了学生了信赖,当一九八五年老师从宜兴调回常熟时,很多的同学来送他,几乎惊动了全校的师生。那是作为一名老师的人格魅力。张志安老师用四尺宣纸书写了“磊落其人”四字赠予俞刚。那是对老师最确切的评价。

离开陶都宜兴,老师调回常熟,那是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心,常年在外的老师,和家人团聚了。本来应该调到常熟高专继续当老师的,但阴差阳错进了印染厂。老师从教师到工厂设计人员的转行,也从陶瓷美术设计转变到印染美术设计上。在八十年代到九十代初期,印染设计行业是受到非常礼遇的。在工厂设计室里,往往有许多很有水平的美术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包括中工,中央美院,南艺,轻院,浙美的名牌大学出来的人。省纺织工业厅每年都要组织评奖,在华东地区的定货会、评奖会,厂里很看重这些,去参加这些展览评比,老师为印染厂领回了不少的奖状。领导爱才,每年都拨专款资助设计室人员外出考察市场,甚至到欧洲交流印染工艺。老师这条被禁锢在常熟的小鱼,又得以在大千世界里畅游。常熟印染厂一直是全省同行业里的排头兵,这与设计室人员的辛劳功不可没。领导爱才,同样束缚了老师这条小鱼,单位一直不放人,不同意老师的调动,由此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老师很喜欢《上海早晨》主题歌里的一句话:“生活象一片大海,潮涨潮落”。

九十年代中期纺工部被撤改成纺织总会,设计评奖也不再举办了。工厂对设计创新也不再那么重视。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花样小厂抄袭大厂,大厂抄袭国外。有的厂索性不设设计室了,由此学校也纷纷撤了对应专业,理科院校也开启了广告装潢只类的专业,教学质量可想而知。说到这些,无不是老师痛惜扼腕的。常熟印染厂的设计室引进了一台广告喷绘机,厂方要求对外营业,自己解决科室的奖金问题。作为设计室主任的俞老师,承担起科室里其他三名职工的吃饭问题。老师戏称自己成了一个“商人”,每天为生计奔忙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做着并不喜欢但又无可奈何的事。这些年,或许损失是大了。

已年过半百的老师,在常熟印染厂一呆就是二十年,或许对商人的角色还是有诸多的不适应,还在怀念着做老师走南闯北的生涯,还在留恋着魅力无穷的纯艺术生活。他一直很喜欢北方,身上沾染着北方人的豪气在几十年后依然如旧,常熟这个江南小城太精致,太安逸,没有风浪的水池,鱼儿游着是寂寞和寥落的。

疲于生计忙碌的老师如今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早点退休,卸下身上的包袱。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回宜兴做做陶,外出看看大山,听听江海,画一点画,搞一些创作。不求有什么成就,单求回到以前的圈子里去,让自己回归到艺术的海洋里徜徉着,游来游去。

叶子